天然氣價改過渡方案遞交國務院,未來中國天然氣價格將實行一省一價
2013-09-30 09:34:09 來源:中國廣播網 總瀏覽:216
安迅思息旺能源(ICIS C1)援引中石油西南油氣田相關人士的說法,稱全國天然氣價格改革過渡方案已經完成,目前已經遞交國家相關部門,公布時間待定。
向西南油氣田相關人士求證,對方證實這個提案是由國家發改委提交給國務院的,“而且已經提交一段時間了。”
安迅思息旺能源援引西南油氣田相關人士的話稱,具體實施的時間尚未確定,而且還需要總結在兩廣地區進行的天然氣價改試點經驗,這樣會更有利于完善價改方案。
在時間點的問題上,可作參照的是,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今年3月主持政府工作報告時稱,今年改革的重點任務包括“深化價格改革”。其中提到要“完善成品油價格改革,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
中國石油總裁周吉平在8月23日的半年報業績發布會上也透露,國家發改委已明確下半年將成品油和天然氣價格機制改革作為工作重點。
安迅思息旺能源稱,天然氣價改過渡方案的作用是將中國天然氣的整體價格抬高,但由于中國區域性市場的價格承受能力差距大,所以一省一價的形式較為合理,并且將沿用市場凈回值法。
可查資料顯示,“市場凈回值定價法”,即模擬市場的辦法,以市場競爭形成的可替代能源價格為基礎,折算相應的天然氣價格,建立起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在天然氣領域,即將天然氣的銷售價格與由市場競爭形成的可替代能源價格掛鉤,在此基礎上倒扣管道運輸費后回推確定天然氣各環節價格。
中國除廣東、廣西采用的是成本加成定價方式,天然氣出廠定價以行政為主市場為輔,由政府部門根據生產與供應成本再加合理利潤確定。
目前正在廣東、廣西試點的定價機制是采用市場凈回值的定價方式,由各省統一制定門站價格,供需雙方可在不超過這一價格水平的前提下,自主協商確定實際交易價格。
不過所謂的“過渡”方案,意味著其距離最終的市場化仍有一定距離。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的最終目標,是放開天然氣出廠價格,由市場競爭形成;政府只對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進行管理。
一油氣從業人士稱,“定價權在誰手中,是完全市場化與否的關鍵之一。目前中國天然氣市場的參與者很少,在壟斷格局下,將定價權交給企業而不是政府,會導致價格的快速上漲。現在的過渡方案中,也是發改委在參照LPG(液化石油氣)以及燃料油的基礎上定價的。”
上述人士稱,“由于政府定價偏低,因此國內油氣巨頭當然希望定價權能夠回到企業手中。但是這樣對居民是否有利就難說了。”
上一篇: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下一篇:《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